51.估计量方差反映了( )。
A.样本估计值之间的差异
B.样本估计值和真值之间的差异
C.总体的变异程度
D.样本的变异程度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估计量和样本量。估计量方差越大,说明用可能的样本估计值之间的差异越大,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的效率就越低,抽样误差越大。
52.下列统计数据中,属于实验数据的是( )。
A.国内生产总值
B.某新型产品使用寿命
C.住房价格指数
D.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数据的来源。通过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以及其所处的实验环境收集到的数据,称为实验数据。比如,一种新产品使用寿命的数据,一种新药疗效的数据。自然科学领域的数据大多都是实验数据。
53.关于我国所得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偶然所得是个人所得税的课税对象
B.合伙企业适用企业所得税法
C.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 60000 元为应纳税所得额
D.企业所得税税率为 15%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所得税类。选项 B 错误,为避免重复征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企业所得税法。选项 C 错误,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 60000 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选项 D 错误,企业所得税税率为 25%。
54.关于税负转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商品的性质不同,其税负转嫁的难易程度也不同
B.经济交易是税负转嫁的必要条件
C.税负转嫁情况与商品的竞争程度有关
D.课税范围越广泛,税负越难转嫁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税负转嫁。一般情况下,课税范围越广泛,越不容易对商品的购买者产生替代效应,使需求缺乏弹性,课税商品价格的提高变得比较容易,税负容易转嫁。
55.根据下面变量 X 与 Y 的散点图可以判断,变量 X 与 Y 的关系是( )。
A.非线性相关
B.不相关
C.因果关系
D.完全线性相关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变量间的相关分析。图中的观测点呈现出曲线模式,这表示两个变量为非线性相关。
56.我国 2021 年国内生产总值 114.92 万亿元,全国财政支出 24.57 万亿元,2022 年国内生产总值 121.02 万亿元,全国财政支出 26.06 万亿元。依照此数据计算,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率约为( )。
A.5.3%
B.6.1%
C.5.7%
D.5%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增长趋势。财政支出增长率表示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同期财政支出增长的百分比,用△G(%)表示。计算公式为:△G(%)=△G/Gn-1=(Gn-Gn-1)/Gn-1=(26.06-24.57)/24.57≈6.1%。
57.假设某一经济体某一时期 GDP 年均增长率为 5%,资本存量年均增长率为 4%,劳动力年均增长率为 2%,资本在 GDP 增长中的份额为 30%,劳动力在 GDP 增长中的为 70%,则该经济体在这一时期的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是( )。
A.2.4%
B.1.6%
C.2%
D.3%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TFP)也称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或者技术进步程度在经济增长率中所占份额或比重,即经济增长中扣除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数量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后的余值。
G A=G Y-αG L-βG K代入数据:5%-70%×2%-30%×4%=2.4%。
58.某企业收到 500 万的应收账款并存入银行,所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变动是( )
A.一项资产和一项负债同时等额增加
B.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等额减少,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
C.一项资产和一项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增加
D.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等额减少,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会计要素。资产中的银行存款增加,资产中的应收账款减少。
59.关于坐标图上总需求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总需求曲线总是保持水平变动状态
B.总需求曲线具有 U 型变动的特征
C.总需求曲线从短期看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从长期看则是一条水平线
D.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总需求和总供给。总需求曲线具有向右下方倾斜的特征,可以通过分析价格总水平对总需求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影响,即价格总水平对消费、投资和出口的需求的影响来说明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60.关于国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举借国外债务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增加本国可支配的资金总量
B.国债又被称为“金边债券”
C.国债是国家债务
D.中期国债是指 3 年以上 10 年以内的政府债务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国债。中期国债是指 1 年以上 10 年以内的政府债务。
说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本站原创以及网络整理,仅供考生学习交流使用!如有异议,请考生以考试大纲及官方教材的内容为准。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