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社会人格问题
目前青少年的犯罪比率上升趋势明显,并且杀人、放火、抢劫、盗窃、强奸等恶性案件不断见诸报端,有些案件的性质之恶劣,让人不得不正视青少年极端行为对社会的危害。这些极端行为,心理学称之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简称APD)”。
其共同心理特征是:情绪的暴发性,行为的冲动性,对社会对他人冷酷、仇视,缺乏好感和同情心,缺乏责任感,缺乏羞愧悔改之心,不顾社会道德法律准则和一般公认的行为规范,经常发生反社会言行;不能从挫折与惩罚中吸取教训,缺乏焦虑感和罪责感。
青少年反社会行为
显著高于其他行为的有醉酒、破坏公物、早恋、撒谎、逃学、吸烟和向父母骗钱;其次出现较多的包括赌博、色情活动和进入违禁场所;再次为强要财物、偷窃、打架、使用违禁药物、顶撞师长等。而经过大量的研究证实,在青少年时期的这些行为,会发生延续性的变化,最终,个体早期的反社会行为会使他们未来的工作生活存在困难,严重的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青少年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形成原因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在个体与环境相互影响过程中“养成”的。因此,童年时期的经验对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形成有重要作用。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之所以自私自利,无道德心,无羞耻感,乃由于个体的“超我”没有得到适当发展。其原因是儿童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合适的奖励和惩罚,结果使儿童的“自我理想”和“良心”(超我的两个组成成分)得不到适当发展。
1、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往往是社会的折射。一般认为,家庭破裂、儿童被父母抛弃和受到忽视、从小缺乏父母亲在生活上和情感上的照顾和爱护、拙劣的家庭控管,是反社会型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
儿童被父母抛弃和受到忽视包括两种含义:
其一,父母对孩子冷淡,情感上疏远,这就使儿童不可能发展人际之间的温顺、热情和亲密无间的关系。
其二,是指父母的行为或父母对孩子的要求缺乏一致性。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对坏人和对同伙的引诱缺乏抵抗力、对过错缺乏内在怨疚心等现象,都是由于他人赏罚的不一致性,本人善恶价值的判断自相矛盾所造成的;他们的冲动性和无法自制某些意愿及欲望,都是由于家庭成员对于自己的行为无原则、不道德、缺乏自制等恶劣榜样造成的。
2、社会环境因素
青少年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理论病因牵涉到社会环境对其的助长性,无效的学校教育、虚弱的社会约束力加深了青少年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形成。
反社会人格问题
导致青少年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特定社会危险因素:
(1)我国青少年容易取得匕首等凶器,能随意使用烟、酒及兴奋药物。
(2)大众传媒对暴力事件的过分报道。看电视里的暴力动作可能会导致儿童价值观的改变和增加其本身的暴力行为。
(3)网络游戏的严重影响。
据调查,未成年人长期玩砍杀、爆破、枪战等游戏,火爆刺激的内容容易使他们模糊了道德认知,淡化了虚拟游戏与现实生活的差异,误认为这种通过伤害他人而达成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一旦形成了这种错误认知,欺诈、偷盗甚至对他人施暴的事,就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生。
3、心理因素
(1)罪恶感的缺失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在道德发育方面处于婴幼儿水平,他们没有道德标准,也不遵守社会道德的约束,没有自省能力,缺乏自责的情绪体验和罪恶感,不能形成自我惩罚的反馈机制。一些青少年由于自我中心和利己主义的极度膨胀,导致人性中良心、羞耻感、罪恶感等道德情感的淡漠和缺失,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是非与善恶的评判能力。
(2)自我控制力的脆弱
这些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一般都会希望通过某种形式呈现自身的力量,实现自己的控制欲、表现欲,这样一旦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和鼓动,甚至是随着同伴惯性行为的催化,就会很容易导致他们产生攻击倾向,从而表现出犯罪的盲动性和攻击目标的不确定性,这里尤其是在团伙作案上反映明显。
(三)青少年也迫切需要社会的认同和尊重,家里虽然对其较好甚至溺爱,但未必真理解他们的心理,从而使其缺乏接纳感,而产生反社会的倾向。其实很多性格内向、看似老实沉默的人,心理压抑不能及时释放,往往更容易猛然爆发冲动,最后导致悲剧的发生。
反社会人格的干预策略
1、家庭
家庭方面,父母应对孩子的成长阶段的特点有所了解,让孩子说出心里话,适当地进行沟通,并且应该去尝试学习如何正确地教育孩子,并应言传身教。不应对青少年实施暴力式的家庭教育,不可全盘否定他们的错误,也不能对其置之不理。对青少年施以平等尊重、关心呵护式的教育,并且应当时常对其进行鼓励与表扬,这样可以促进青少年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加快进步的速度。与此同时,家长应对自身负责,维持家庭结构的完整与稳定,并为孩子营造良好和谐的家庭氛围做出努力。
2、学校
学校方面,给予家庭困难的学生补助资金,减轻学生的家庭负担;经常关注学生的心理行为动向,并与家长及时进行沟通;并且教师应对成绩差的学生进行课业辅导与鼓励增强学生自信心,不可只凭成绩将学生分层次;加强思想道德以及爱国教育,从学科中渗透德育以及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规范,增强学生的自尊和自律的意识以及能够明辨是非,并且有良好的自我保护能力。可以通过对青少年进行心理疏导与行为矫治,防微杜渐,减少青少年的反社会行为意识,潜移默化地对青少年积极行为进行影响。
3、社会
社会方面,政府部门应该严厉打击危害青少年成长的各种犯罪,并且做好犯罪青少年的改造工作。政府应同卫生、教育等部门联合,将青少年心理问题以及青春期的特殊性问题进行引导和教育,可以举办心理讲座并进行团体辅导。而且,应当不断加强社会的综合治理,积极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观念,清理校园周边的娱乐场所,给青少年一个远离暴力与淫秽的学习生活环境,从而保障青少年有一个较好的成长空间。
4、个人
个人方面,青少年自身应对自己严格要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奋斗目标。在面对困难时应当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不断发现总结自身问题,慎重选择朋友,经常与老师和家长交流自己的近况,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反社会人格问题
说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本站原创以及网络整理,仅供考生学习交流使用!如有异议,请考生以考试大纲及官方教材的内容为准。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