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与担当
中学阶段孩子自身产生负责任的要求培养责任感的关键是培养责任感的关键期,一旦错过很难弥补。
责任感是指一个人对国家集体和他人能自觉承担和完成,应做好分内之事的情感。责任感包括自我责任感,他人责任感,集体责任感,社会责任感,人类责任感。
中学阶段孩子自我意识显著增强,从心理上逐渐摆脱对父母老师的依赖,希望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所以此时孩子迫切希望能自己决定生活,产生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要求。
适应孩子本身发展特点会更容易提高孩子责任感。老师家长横加干涉不放手会使孩子养成推卸责任的习惯,以后很难找到契机重新培养。
中学阶段是孩子从局限在家庭和班级的交往,走向社会交往的过渡期。在此阶段孩子不断明确自己,作为朋友,组员,公民等各种身份应承担的责任,在中学着力培养孩子责任感,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孩子责任感,也会让他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得体,因为认真负责的人更容易获得别人的认可。
培养中学生责任感,促进半理解水平向原则性水平转化。
强制水平。这一阶段孩子把任务看成毫无疑问必须完成的事,但不理解责任的含义,重视成人的外在要求和标准。
半理解水平。此水平孩子逐渐摆脱成人权威束缚,在一定程度上基于自己对责任的理解,对他人对集体和社会的重要性作出判断,但理解不够全面,不够深刻,没有成为信念。
原则性水平此水平孩子已经完全摆脱对成人权威的畏惧,不仅估计到不负责任的后果,还考虑到间接长远的影响,这时个体责任感内化为自身价值标准,不易受外界因素干扰。
对中学生来说,重要的是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负责。
有些孩子对自己不负责。
有些孩子对集体不负责任。
有些孩子缺乏社会责任感。
孩子缺乏责任感是家长社会的共同责任。
对孩子过分呵护宠溺,给孩子做很多事,少要求孩子回报。孩子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为别人着想,遇到问题只想逃避,不愿承担辛苦和责任。
虚假产品,烂尾楼乱扔垃圾,乱停车,这些负面信息容易让孩子耳濡目染下回避自己的社会责任。
养育策略。
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责任担当的榜样。
帮孩子从自身负责做起,成为有责任心,敢担当的人。
帮孩子明确学习是为自己负责,不是为父母面子或老师教学成绩。
帮孩子明确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也是对自己负责,减少孩子对父母有关生活习惯管束的抵触。
帮孩子明确自己要为自己行为负责,认真遵守承诺,敢于承认错误。
给孩子创造机会参与家庭决策,让孩子承担家庭责任
通过家校合作,让孩子参加集体公益活动,在活动中培养责任感。
说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本站原创以及网络整理,仅供考生学习交流使用!如有异议,请考生以考试大纲及官方教材的内容为准。
上一篇: 家庭教育指导师优秀品质养成记:诚实
扫一扫关注我们